砌筑结构管渠连续施工(管道井砌筑施工方案)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砌筑结构管渠连续施工,以及管道井砌筑施工方案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 今天给各位分享砌筑结构管渠连续施工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管道井砌筑施工方案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1、将水引至山坡侧面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?
排水沟一般设在填方路基下,用来排路面水。截水沟,一般设置在挖方段路基边坡上,用来拦截地表水侵蚀路基。排水沟一般是梯形立方体。截水沟规范规定距路堑坡顶外缘大于等于5m,距路堤坡脚外缘大于等于2m,截水沟长度一般不宜超过500m,当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,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,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,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、跌水或急流槽。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衔接。截水沟的平、纵转角处应设曲线连接,其沟底纵坡应不小于0.3%。当流速大于土壤容许冲刷的流速时,应对沟面采取加固措施或设法减小沟底纵坡。降雨历时t 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,可以是整个降雨经历的时间,也可以指降雨过程中的某个连续时段。 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t,由地面集水时间t1和雨水在计算管段中流行的时间t2组成。 t=t1 mt2 式中 t——设计降雨历时,min; t1——地面集水时间,min,视距离、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,一般采用5min~15min; t2——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,min; m——折减系数,暗管m=2,明渠m=1.2,在陡坡地区,暗管折减系数m=1.2~2,经济条件较好、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。 地面集水时间t1受水区面积大小、地形陡缓、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、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。在实际应用中,要准确地计算t1值是比较困难的,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,t1=5~15min。在设计工作中,按经验在地形较陡、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,t1=5~8min;而在地势平坦、建筑稀疏、汇水区面积较大,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,t1值可取10~15min。 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t2可依以下公式计算 t2=∑L/60v 式中t2——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,min; L——各管段的长度,m; v——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,m/s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砌筑结构管渠连续施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砌筑结构管渠连续施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